7月6日上午,第三屆仲裁公信力評估調研員培訓動員大會在中國政法大學線上線下同步舉行,研究院從法大及各地高校招募的300余位在校法學研究生志愿調研員參加了大會。仲裁研究院院長杜新麗,秘書長兼副院長姜麗麗,副秘書長薛童,及部分研究人員參會,會議由姜麗麗主持。
杜新麗首先對參加仲裁公信力評估項目的調研員表示了熱烈歡迎,并介紹了第三屆仲裁公信力評估項目的基本情況。仲裁公信力評估是法大首創(chuàng)、全國唯一的仲裁公信力評價品牌項目,評價結果具有權威性和重大社會影響力。希望同學們可以利用好本次調研機會,在完成調研工作的同時加深對仲裁行業(yè)和仲裁公信力的理解,為中國仲裁公信力建設貢獻力量。
姜麗麗就仲裁公信力評估項目的發(fā)展歷史、調研方法和調研要求進行了培訓。希望各位調研員能夠充分認知本次調研的重要目標,在調研過程中誠實守信、認真負責、巧用方法、積極主動,從而得到更多更有效的調研數(shù)據(jù),為第三屆仲裁公信力評估報告提供充分的數(shù)據(jù)資料。
薛童結合2018年第二屆仲裁公信力評估的相關經(jīng)驗以及調研過程當中發(fā)現(xiàn)的具體問題,就本次調研問卷的類型和調研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同時也針對調研工作結束后的電子問卷整理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王芳研究員針對仲裁機構現(xiàn)場調研及電話調研進行了指導,并建議各位調研員在調研過程中要提前設計調研思路,結束后要做到及時整理匯報。
研究院特邀了四位第二屆仲裁公信力評估的優(yōu)秀調研員代表參會,均為2018年參與第二屆評估的法大在校研究生,現(xiàn)分別為仲裁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南凱、法大行政老師吳楊洋、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教師朱震和重慶律師孔聚秒。四位代表分別總結了其參與第二屆仲裁公信力評估的調研經(jīng)驗,詳細分析了調研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應對方法,并分享了參加仲裁公信力調研項目的收獲及該項目對其職業(yè)發(fā)展的促進。
分享結束后,與會調研員就調研方法、調研內容等進行了交流提問,仲裁研究院各位指導老師予以了悉心解答。
動員大會結束后,第三屆仲裁公信力評估的300名調研員將陸續(xù)分赴全國70余個城市,通過實地調研走訪、電話咨詢、問卷填寫等多種形式展開調研,調研對象主要為律師、企業(yè)、仲裁員等仲裁用戶群體,和仲裁機構及其秘書等仲裁服務主體。
仲裁公信力調研不僅對我國仲裁機構的公信力建設具有積極促進作用,在宣傳推廣仲裁制度、培養(yǎng)仲裁人才、促進仲裁學科建設等方面也有著重要的社會價值。公信力評估的最終目的是促進仲裁行業(yè)的規(guī)范發(fā)展,提升仲裁影響力與公信力,為社會公眾了解選擇仲裁提供指引,為仲裁機構規(guī)范發(fā)展提供參考。
仲裁研究院期待廣大仲裁用戶、仲裁員積極參與調研,友好對待志愿參與暑期調研的學生調研員們,以攜手共促中國仲裁事業(yè)規(guī)范發(fā)展!
編輯:李兆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