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20時40分許,夜色漸濃,浙江省寧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首南派出所在開展例行夜間巡邏時發(fā)現(xiàn)了一名六七歲的小女孩站在餐飲店門口,小眼泛紅,臉上掛著淚珠。經(jīng)詢問周邊群眾,初步判斷孩子可能是與家人走散了。
“小朋友,叔叔幫你找爸爸媽媽好嗎?”看著穿著制服的叔叔,小女孩緊張的情緒似乎稍稍平復(fù)了一些,怯生生地點了點頭。在輔警張龍的安撫和引導(dǎo)下,小女孩慢慢地說出了媽媽的手機號碼。然而,首次撥打卻無人接聽。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看著急切的孩子,巡邏隊員迅速分工協(xié)作:一名隊員陪伴孩子沿著商鋪慢慢走,輕聲引導(dǎo)其回憶來時路;另一名則堅守原地,持續(xù)撥打那個牽動人心的電話號碼的同時聯(lián)系指揮室查詢其他親屬號碼。
圖為輔警撥打孩子父母電話
“小寶貝你多大啦?”“是在樓上吃還是在樓下吃的???”一路上,張龍牽著小女孩的手,邊走邊聊,耐心的話語和掌心的溫度,讓小女孩緊繃的小臉逐漸放松下來。同時,張龍在兩人的對話中迅速提取有效信息。長長的街巷,大手牽小手的兩個身影在路燈下緩緩前行。
圖為輔警牽著孩子尋找小孩父母
在第三次撥打電話時,聽筒里終于傳來了應(yīng)答聲!電話那頭的媽媽驚訝萬分——原來,當(dāng)晚是家族聚餐,大人們聊得正酣,孩子媽媽的手機給了其他小朋友玩。家長以為孩子正跟著哥哥姐姐們在店里面玩耍,竟全然不知小家伙自己跑了出來,更不知道這短短的20多分鐘,孩子經(jīng)歷了走失的恐懼和暖心的守護。
圖為孩子撲進爸爸的懷抱
當(dāng)匆匆趕來的父母出現(xiàn)在眼前時,小女孩瞬間撲進爸爸的懷抱,放聲大哭。驚魂未定的父母緊緊地抱著孩子,連聲向在場的輔警們道謝,言語中充滿了后怕和感激。
警方在此鄭重提醒廣大家長:一次疏忽可能帶來無法挽回的后果。在公眾場所,務(wù)必確保孩子時刻處于自己的視線范圍之內(nèi);多名兒童一起玩耍時,務(wù)必明確至少一名成年人專職看護,避免“集體疏忽”;盡早教會孩子牢記至少一位直系親屬的聯(lián)系方式,并告知在走失時如何向穿著制服的工作人員(警察、保安等)求助。(郭思佳)
編輯: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