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國各地持續(xù)推進農村移風易俗,采取多項舉措破除陳規(guī)陋習,大力推進鄉(xiāng)風文明建設,推動鄉(xiāng)村煥發(fā)文明新風尚。
將“明禮誠孝”“勤為本、德為先”等家風家訓牌匾贈送給新人,將文明新風尚巧妙融入婚禮主持詞,把“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等金句印到婚慶用品上……在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這些場景出現在很多婚禮上。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藍田縣創(chuàng)新推廣“藍田新婚禮”模式,讓文明新風尚更好地深入人心。
“現在不少年輕人都喜歡‘藍田新婚禮’模式,不僅弘揚了傳統(tǒng)文化,還讓我們的婚禮更具紀念意義?!币粚π氯苏f。
“藍田新婚禮”是藍田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策劃的志愿服務項目。藍田縣組建新婚禮志愿服務協會,積極動員全縣婚慶行業(yè)從業(yè)人員加入其中,成為志愿者。志愿者們接受新思想、新理論、新政策、新風尚的相關培訓,成為移風易俗的推動者和文明風尚的倡導者。目前,已有18家婚慶機構的35名司儀加入新婚禮志愿服務隊伍。
藍田縣還在縣民政局婚姻登記中心設置“藍田新婚禮”宣傳區(qū),向領證新人發(fā)放移風易俗宣傳品、婚俗改革倡議書等。特別是在“七夕”“520”等年輕人青睞的領證節(jié)點,開展“藍田新婚禮”宣傳簽約活動,鼓勵新人現場簽訂《意向書》和《文明承諾書》,讓文明風尚蔚然成風。
在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區(qū)東南營子村,天價彩禮、大操大辦、厚葬薄養(yǎng)、鋪張浪費等陳規(guī)陋習曾讓村民倍感苦惱。如今,村里積極倡導喜事新辦、厚養(yǎng)薄葬、節(jié)儉養(yǎng)德、文明理事理念,打擊攀比之風,為村民減輕負擔。
“2018年,村里成立了鄉(xiāng)風文明促進會,倡導移風易俗,建立了白事‘一菜一飯’制度,村委會在便民食堂免費為辦白事的家庭提供一個燉菜和一種主食?!睎|南營子村黨支部書記潘富說。現在,村民辦白事招待賓客告別了“四個碟子八個碗”的流水席,更青睞樸素的一菜一飯。移風易俗工作實打實地減輕了村民的身心負擔。
在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鐵門關村,街巷干干凈凈,兩側張貼的村規(guī)民約十分醒目。鄉(xiāng)親們積極參與制定村規(guī)民約,營造出人人關心文明行動、人人支持移風易俗的良好氛圍。
“村規(guī)民約的草稿幾經修改后,提交給村民代表大會進行討論,得到了村民的共同認可?!辫F門關村黨支部書記劉文福說,“村規(guī)民約的內容非常全面,我們就是要向高價彩禮、厚葬薄養(yǎng)、鋪張浪費等不良習俗說‘不’。”
村規(guī)民約張榜公布后,鐵門關村的村兩委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村民簽訂遵守村規(guī)民約承諾書,同時建立“紅黑榜”制度,紅榜激勵村民、黑榜警示通報不文明行為。
(2023年11月1日《光明日報》記者 李睿宸 通訊員 王藝璇)
編輯:吳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