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韓宇
12月25日,遼寧省法學會在沈陽市召開第十九屆“遼寧法治論壇”,大會以“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服務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法治保障問題研究”為主題,組織全省法學法律工作者開展法學理論與法治實踐研究,并邀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黃文藝作主旨報告,本屆論壇共征集論文1100篇,評出一等獎10篇,二等獎20篇,三等獎40篇,評選沈陽市法學會等10家單位為優(yōu)秀組織單位。同時,舉行了第四屆“遼寧省杰出中青年法學(法律)專家”頒獎儀式,表彰第四屆“遼寧省杰出中青年法學(法律)專家”稱號獲得者。沈陽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楊松,省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米德龍,遼寧警察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孟翔飛,省高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蔣濤,省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一級高級檢察官李玉嬌,省公安廳二級警務專員崔立東,省司法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魏顯光,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吳秀君等領導出席論壇;學術委員,各市法學會、各研究會負責同志,獲獎作者代表共一百余人參會。
會議強調(diào),要創(chuàng)新開展法學理論研究,努力服務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要推出高質(zhì)量研究成果。圍繞全省經(jīng)濟發(fā)展中的重大法治問題,聚焦“三年行動”中不斷遇到的問題,組織各方力量,從法治層面研究提出解決之道,努力形成更多具有遼寧特點、適合遼寧省情,有分量、有深度、有價值、能推廣的理論研究成果。要提出關鍵性咨政建議。充分發(fā)揮“智囊團”“思想庫”“人才庫”作用,胸懷“國之大者”,心系“省之要事”,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法學理論支撐和智力服務。要建設復合型法學智庫,充分發(fā)揮省法學會學術委員會、省杰出中青年法學(法律)專家等平臺的作用,吸引專家學者,組建符合遼寧實際、能為遼寧所用的法治智庫,提高法學理論研究和司法實踐研究整體能力,切實發(fā)揮法治實踐參謀助手作用。
會議要求,要勇于擔當作為、嚴謹治學、為國育才,更好服務黨和人民。要遵守學術規(guī)范,樹立良好學術道德。營造風清氣正的學術生態(tài),真正做到方向明、主義真、學問高、德行正,成為黨委政府信得過、人民群眾靠得住、單位基層離不開的優(yōu)秀法治人才。要積極參與法學教育體系和教學體系改革。充分發(fā)揮遼寧作為法學大省的優(yōu)勢,推動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法學學科設置,推動全省法學教育和法學研究高質(zhì)量發(fā)展。要大力培養(yǎng)振興發(fā)展所需的法治人才。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加大青年法治人才培養(yǎng)力度,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培養(yǎng)體系,培養(yǎng)造就更多具有堅定理想信念、強烈家國情懷、扎實法學根底的法治人才。要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jīng)驗”。積極貫徹黨中央關于大興調(diào)查研究的號召,走出“小課堂”,走進“大社會”,撲下身子、沉到一線,運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積極參與推進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制度,為黨委政府、企業(yè)單位、基層群眾提供優(yōu)質(zhì)便捷的法律服務,善于運用法治方式解決矛盾、化解糾紛,更好服務人民群眾,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編輯: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