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辦國辦印發(fā)進一步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意見
“防”上鉚足勁,風險隱患排查不留死角
□ 本報記者 劉欣
加強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建設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及時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固本之策,是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xiàn)代化的重要內容。為強化基層應急基礎和力量,進一步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據(jù)應急管理部人事司司長宋汝冰介紹,《意見》明確了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的目標任務和工作要求,提出一系列改革舉措和制度安排,對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及時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xiàn)代化建設,補齊基層應急管理短板弱項,筑牢安全底板、守牢安全底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體現(xiàn)“四個結合”
基層處于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及時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最前沿、第一線,是防止“小險變大險、小災變大災”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基層應急管理工作做實做到位,各種風險隱患才能發(fā)現(xiàn)得早、處置得快、解決得好。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各有關部門持續(xù)深化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改革,著力夯實應急管理基層基礎,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但總體看,我國應急管理體制還處于深化改革過程中,基層基礎仍較薄弱,存在體制機制不夠健全、資源力量不夠整合、能力素質不夠適應、事前預防不夠到位、支撐保障不夠有力等問題,迫切需要加強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建設。
談及《意見》出臺的總體考慮,宋汝冰介紹說,《意見》體現(xiàn)了“四個結合”:堅持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相結合。既聚焦基層應急管理在事前預防、應急處置、資源力量等方面的短板弱項,著力解決當前突出問題,又圍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從打基礎、利長遠的角度,完善基層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加強隊伍規(guī)范化建設。
堅持守正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總結各地實踐探索積累的寶貴經驗,提煉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措施。
堅持頂層設計與因地制宜相結合。對各地既有統(tǒng)一規(guī)范要求,又充分考慮地區(qū)差異,不搞“齊步走”“一刀切”,為地方結合實際探索創(chuàng)新留出政策空間。
堅持資源統(tǒng)籌和為基層減負相結合。針對有的地方縣級應急管理有關工作職責和資源力量還比較分散的實際,提出強化資源統(tǒng)籌、縣鄉(xiāng)一體、上下聯(lián)動、條塊結合和應急管理部門統(tǒng)一歸口綜合管理的要求。同時,貫徹落實黨中央為基層減負的要求,提出明確鄉(xiāng)鎮(zhèn)(街道)應急管理及消防基本和配合履職事項,并相應下沉工作力量和資源,推動上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在人才、科技、裝備、專業(yè)培訓、業(yè)務指導等方面給予鄉(xiāng)鎮(zhèn)(街道)支持。
突出“四個注重”
“《意見》既是回望過去、對我國基層應急管理工作實踐探索的科學總結,又是立足當前、解決突出問題的務實舉措,更是著眼長遠、對加強基層應急管理工作的頂層設計和戰(zhàn)略謀劃?!彼稳瓯硎?。
《意見》除引言以外,主要包括六個部分內容:第一至第五部分是重點任務和措施,共21條,從強化基層應急管理組織指揮、安全風險防范、應急救援隊伍實戰(zhàn)、應急處置、應急管理支撐保障等五大能力,作出針對性的部署安排。第六部分是強化組織實施,對抓好貫徹落實、明確細化責任、表彰獎勵和責任追究等提出要求。
據(jù)宋汝冰介紹,《意見》突出“四個注重”:注重加強黨對應急管理工作的全面領導。應急管理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穩(wěn)定,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兑庖姟访鞔_提出“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基層應急管理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完善基層應急管理組織體系,發(fā)揮黨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各方資源力量統(tǒng)籌起來,把黨員群眾發(fā)動起來,確?;鶎討惫芾砀黜椆ぷ饔辛Α⒂行?、有效。
注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意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把“兩個至上”作為根本價值遵循,在落實預警“叫應”機制、及時傳達到戶到人、轉移避險、做好災后救助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做好隨時應對災害事故的應急準備,切實做到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給人民以力量。
注重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應急管理的基礎在預防,要堅持從源頭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意見》圍繞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提出強化智能監(jiān)測預警、做實隱患排查治理、依法開展監(jiān)督檢查等措施,旨在指導基層除隱患、抓整治、“治未病”,在“防”上鉚足勁,在平時下功夫,特別是緊盯基層末梢,眼睛向下、向下、再向下,做到風險隱患排查不留死角、整改落實不掛空擋。
注重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公共安全連著千家萬戶,人民群眾既是安全治理的參與者、推動者,也是安全成果的享有者、受益者。加強基層應急管理能力,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意見》倡導群策群力、群防群治,鼓勵群眾發(fā)現(xiàn)報告風險隱患、開展科普宣傳、支持社會應急力量發(fā)展、組織群眾自救互救,旨在把人民群眾廣泛動員起來、組織起來,凝聚社會安全共識、提升全民安全素養(yǎng),推動形成“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良好局面。
抓好貫徹落實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抓好《意見》的貫徹落實,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
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不僅僅涉及應急管理部門,還需要地方和相關部門協(xié)同發(fā)力?!兑庖姟诽岢觯嵘鶎討惫芾砟芰τ墒∝摽傌?、市縣抓落實,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建設與重點工作統(tǒng)籌謀劃推進,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宋汝冰介紹說,應急管理部將加強《意見》的宣傳解讀,開展專題培訓,強化調研指導,推動工作落實。需要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把加強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細化落實應急管理工作相關部門職責,充分發(fā)揮群團組織作用,完善相關政策,形成工作合力,明確任務書、時間表、優(yōu)先序。特別是各級應急管理部門,需要主動擔當、主動靠前,加強牽頭抓總和統(tǒng)籌協(xié)調。
《意見》提出的各項措施主要是原則性、政策性的,在具體實踐中,鼓勵各地解放思想,從實際出發(fā),銳意改革創(chuàng)新,不斷創(chuàng)造新鮮經驗。應急管理部將跟蹤了解基層一線工作開展情況,推動各地加強交流互鑒,適時總結推廣典型經驗。
此外,應急管理部將推動各地建立健全責任明晰、鏈條完整、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工作推進機制,尤其是加強重點難點問題的攻關。推動有關方面將應急管理工作崗位作為培養(yǎng)鍛煉和考察識別干部的重要平臺,穩(wěn)扎穩(wěn)打、久久為功,推動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建設各項措施落地見效。
《意見》全文
編輯:李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