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姜東良 梁平妮
近年來,山東省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全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打造訴源治理和多元解紛新格局,著力構建“標準化、集約化、人性化、智能化”現(xiàn)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形成人民法院司法為民的亮麗品牌。
推進訴訟服務轉型升級
為了以更優(yōu)的訴訟服務提升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和滿意度,東營中院推進訴訟服務轉型升級,將服務模式由原來的“面對面”指導轉變?yōu)椤凹绮⒓纭贝k式服務,精準對接群眾訴訟需求,提升服務質效。
東營中院制定《關于全面加強現(xiàn)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按照“集約高效、便民利民、智慧精準、開放互動、交融共享”要求,將訴訟咨詢、案件查詢、申請立案、集約送達、12368服務熱線、檔案掃描、銀行交費等相關訴訟功能統(tǒng)一集中到訴訟服務中心,優(yōu)化服務內容變“散”為“整”,打造線上“一網通辦”和線下“一站通辦”功能疊合的立體化訴訟服務模式,努力實現(xiàn)讓當事人“走進一個廳,事情全辦清”。組建“訴訟服務預備隊”,為孤寡老殘等弱勢群體、有特殊訴訟需求的困難企業(yè)提供上門服務;探索推進適老型訴訟服務,開辟綠色通道和訴訟輔導區(qū),為老年人提供一對一立案咨詢輔導;編發(fā)《智慧法院4.0版網上立案流程》《常用訴訟文書樣式匯總》《訴訟服務指南》系列宣傳折頁,讓群眾實現(xiàn)參與訴訟“有指引”、網上立案“不發(fā)愁”、準備訴狀“有幫手”。
在全省首創(chuàng)訴訟服務中心星級動態(tài)評定制度,制定出臺《全市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規(guī)范化建設星級評價標準》和《東營市訴訟服務中心星級評定辦法(試行)》,細化實施50條指標細則,對全市法院實行訴訟服務量化積分與星級評定管理。定期開展點對點檢查督導與明察暗訪,確保全市訴訟服務始終保持高標準、高水平、高評價。據(jù)了解,東營中院“開展訴訟服務星級評價,打造現(xiàn)代化訴訟服務體系”被評為東營市2021年“十佳群眾滿意改革創(chuàng)新實事”。
構建科學高效解紛平臺
在東營中院受理的某銀行兩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中,兩起案件借款人均為同一公司,兩起案件借款金額高達2.35億余元。立案法官了解到,該案債權債務關系明確,兩起案件雙方當事人均希望盡快解決糾紛。在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收案當天,立案法官即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將該案委派東營市調解中心調解。幾天后,法官通過法院全流程網上辦案系統(tǒng)審查該案,并于當日出具司法確認裁定書,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送達市調解中心和案件當事人,涉案糾紛順利化解。
近年來,東營法院以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為工作載體,將矛調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婦聯(lián)、民政、村(社區(qū))等基層社會治理資源整合到調解平臺上,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基層預防化解糾紛網格,實現(xiàn)預警、分流、化解、調解、司法確認、跟蹤指導全流程在線辦理。2022年,全市法院訴前委派調解案件28410件,訴前調解成功14321件,訴前調解成功率50.45%。
東營中院始終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主動融入黨委領導下的訴源治理格局,建立萬人成訟率通報機制,每月向地方黨委通報各地區(qū)萬人成訟率情況,將訴源治理納入全市平安建設考評體系,最大限度實現(xiàn)“預防在前、發(fā)現(xiàn)在早、化解在小”的訴源治理效果,更好地服務保障基層治理和鄉(xiāng)村振興。
此外,東營中院還注重發(fā)揮12368熱線平臺息訴罷訪、化解矛盾糾紛作用,制定出臺《12368熱線投訴建議類工單辦理規(guī)范》和《12368熱線應急處置機制》,建立12368法官輪值制度,把12368熱線作為化解初信初訪的前置端口,建立投訴建議類工單“日轉辦、周通報、月調度”制度,推進投訴建議類問題提前預警、源頭化解。2022年以來,全市法院接聽群眾來電5.5萬余個,化解初信初訪300余件。
多措并舉減少訴訟增量
推動“化訟止爭”向“少訟無訟”轉變,東營中院積極推動多元解紛,多措并舉減少訴訟增量。
在推進金融審判創(chuàng)新方面,東營中院開展“銀行行長進法院”活動,全市36家銀行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全面接受訴前調解、訴訟調解;與金融監(jiān)管部門對接,推動成立行業(yè)調解中心,建立了金融保險糾紛專業(yè)訴調對接機制,實現(xiàn)了金融保險糾紛“調解+速裁+訴訟”的一站式糾紛解決模式。2022年以來,全市法院訴前委派調解金融糾紛2640件,調解成功635件,調解成功率達24.05%。
為減少物業(yè)糾紛,東營市推進物業(yè)糾紛全面納入市域社會治理,探索“法官+網格員”多元聯(lián)動化解模式,及時掌握物業(yè)糾紛風險隱患,避免矛盾累積升級。2022年全市法院訴前委派調解物業(yè)糾紛3210件,調解成功1826件,56.88%的物業(yè)糾紛成功化解在訴前。
針對部分勞動爭議糾紛職工維權耗時長、成本高等問題,東營探索研發(fā)裁審協(xié)同辦公平臺,實現(xiàn)與人民法院調解平臺信息聯(lián)動,有力打通法院、人社、工會等部門數(shù)據(jù)壁壘,暢通溝通渠道、統(tǒng)一處理標準,推動更多力量共同化解重大疑難復雜勞動爭議事項,更好維護勞動者權益和確保企業(yè)用工穩(wěn)定。
同時,發(fā)揮商會調解化解民營經濟領域糾紛的制度優(yōu)勢,指導成立市場化運作的東營市商會商事調解中心,組建以民營企業(yè)家、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為主的專業(yè)調解隊伍,采用“線下、線上調解+司法確認模式”化解糾紛。據(jù)悉,東營市商會商事調解中心自成立至今,共調處糾紛1300余件,案涉金額達33.83億元,調解成功500余件,調解成功率達40%。
編輯: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