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記者 張國強
□ 本報通訊員 由好 李丹
黃海之濱,渤海之畔,法治風帆正勁。
自去年8月以來,遼寧大連法院緊扣城市發(fā)展脈搏,以“特色司法品牌矩陣”為引擎,在護航高質量發(fā)展、守護民生福祉、賦能涉外審判三大領域深耕細作,著力構建起“立體化、精準化、智能化”的司法服務體系,為大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大連實踐筑牢堅實法治保障。
經過近一年的建設,“如我在訴 一窗通辦”訴訟服務品牌、“非訴善治 和風濱城”多元解紛品牌、破產審判品牌、家事少年審判品牌、國際商事多元解紛中心品牌通過驗收評估。
護航高質量發(fā)展
“經營好轉了,我想還錢,請再給我點時間……”面對近20頁的信用卡賬單,此前因經營困境欠款12萬元的個體工商戶李某,在大連金融糾紛調處中心調解室紅了眼眶。
大連金融糾紛調處中心調解員深入了解情況后,提出“息費減免+部分償付+分期還款”方案。
經多輪溝通,銀行最終同意減免其逾期利息,允許首付1萬元本金后分60期償還,讓李某的生意重獲生機。
這是大連“特色司法品牌矩陣”賦能經濟發(fā)展的一個縮影。
2024年8月,大連法院啟動“特色司法品牌矩陣”建設,推進“7+12+N”品牌建設工程(7個重點提升品牌、12個重點培樹品牌、N個潛力品牌),以項目式、工程化方式打造具有示范引領效應的特色司法品牌。品牌堅持黨建引領,以機制創(chuàng)新為關鍵,以典型案事例培樹為重點,以理論研究為支撐,不斷提升在全省、全國的影響力。
作為矩陣核心品牌之一,大連金融糾紛調處中心成績斐然。“我們以‘大連金融糾紛調處中心’司法品牌為引領,依托‘以保促調+委派調解’的模式,構建高效金融解紛機制,讓大量事實清楚、法律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金融糾紛案件快速化解。”大連金融法庭(高新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蘇軒說,自2024年8月成立以來,共開展訴前保全9.7萬余件,可聯率達35%,較金融機構自行聯系提高5倍,促成雙方達成調解近萬件。
創(chuàng)新不止于此,大連法院執(zhí)行系統(tǒng)在全省率先推出的“數字執(zhí)行”司法品牌上線后,執(zhí)行節(jié)點時限縮減近50%,移動辦案端進駐田間地頭,實現對現場記錄、影音資料采集的全覆蓋。
普蘭店區(qū)人民法院高質效運用“黨委領導、府院聯動、執(zhí)破融合”工作機制,僅用4個月盤活中信汽車公司超億元大宗優(yōu)質資產,還以此為基礎協助轄區(qū)引進計劃投資44.9億元的新能源項目,打造了全省首例執(zhí)破融合盤活存量資產案件的范例。
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研究室負責人王曉青說:“我們以‘特色司法品牌矩陣’建設為抓手,在破產審判、勞動爭議‘連眾調’、環(huán)境資源審判等領域,持續(xù)優(yōu)化法治化營商環(huán)境,為地方經濟發(fā)展注入司法動能?!?/p>
司法為民步履不停
“以前都說打官司難,真沒想到你們這么上心,一遍遍的協調,真把事情解決了。真的太感謝你們了?!眳悄硟鹤釉诘玫劫r償款后,哽咽著對法官說。
在一起交通事故中,金某駕駛車輛碾軋致吳某當場死亡。因為缺乏現場證據,事故無法認定責任,當事人家屬與保險公司、事故責任方在賠償等問題上產生嚴重分歧。沙河口區(qū)人民法院本著不讓民生案件矛盾升級的初衷,提前介入糾紛化解,協調交警部門與人民調解委員會開展聯合調解工作。經過多輪艱難的調解,最終各方達成和解,死者家屬得到即時賠付,糾紛得以化解。
“辦好關系民心向背的小案,讓群眾在切身利益中感受司法溫度?!苯衲?月,大連中院黨組副書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吳耀明在“心連小案 法護民安”民生小案實質解紛典型案例新聞發(fā)布會上如是說。
2024年3月,大連中院出臺《關于以“如我在訴”意識辦好關系民心向背“小案”的工作指引》,并創(chuàng)建了“心連小案 法護民安”特色司法品牌,建立小案識別發(fā)現機制、多元解紛協同機制、立審執(zhí)協調聯動機制、上下溝通工作機制、典型案例宣傳機制五項創(chuàng)新機制,深度應用人民法院案例庫和法答網,為實質化解民生小案加載“智慧引擎”。
依托“精準釋法+多元解紛”,調撤率顯著提升;借助“類案檢索+智能輔助”,促進裁判尺度統(tǒng)一,服判息訴率走高;通過“案例發(fā)布+宣傳指引”,將司法智慧轉化為治理規(guī)則,釋放司法服務基層治理效能。
數據顯示,該司法品牌創(chuàng)建一年來,全市一審審結小案47331件,二審審結5166件,上訴率降至10.91%,二審發(fā)回重審率同比下降72.7%。一審調撤率達61.15%,其中,婚姻家事、交通事故和物業(yè)服務等糾紛調解率顯著提升。
司法為民步履不停。今年3月19日,大連首家“一窗通辦”(社區(qū))聯系點在西崗區(qū)日新街道民樂社區(qū)正式啟用?!耙淮巴ㄞk”改革實現25項訴訟事務“一窗受理、一站辦結”。
“此次進社區(qū)是打造‘如我在訴 一窗通辦’訴訟服務司法品牌的新探索,讓‘窗口服務’向‘賦能治理’延伸升級?!贝筮B中院副院長丁彥文說,未來,大連法院將深化升級“一窗通辦2.0”版本,推動司法服務進園區(qū)、進企業(yè)、進社區(qū),以“小窗口”服務“大民生”,用真行動傳遞司法溫度,讓更多司法服務惠及人民群眾。
驅動對外開放升級
“信用證問題或許是個突破口,可以嘗試借助國際商事多元解紛中心……”大連開發(fā)區(qū)法院自貿區(qū)法庭庭長姜曉旭在2024年9月審理一起信用證欺詐案件時,考慮到雙方基礎法律關系的復雜性,建議其通過國際商事多元解紛中心下設的仲裁機構解決。
于是,在自貿區(qū)法庭多輪組織下,經過翻譯人員和原告委托律師的共同努力,雙方最終達成和解協議。
“法院的國際商事多元解紛機制讓我們通過不同途徑分別達成調解協議,案件最終和解,國際商事多元解紛中心功不可沒?!痹嫖新蓭煂Υ筮B開發(fā)區(qū)法院國際商事多元解紛中心的高效解紛機制給予高度評價。
作為“特色司法品牌矩陣”建設的重點提升品牌,國際商事多元解紛中心著力打造訴訟、仲裁、調解相互銜接,公證、外國法查明配套支持的“一站式”解紛平臺,形成法院、仲裁、調解、律師、公證、政府相互協作的“六位一體”國際商事法律服務體系,為中外當事人提供更優(yōu)體驗感、更強安全感、更好獲得感的國際商事多元解紛服務,煥發(fā)“楓橋經驗”國際生命力。
為服務保障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大連法院積極培樹涉外審判精品工程,建立健全與涉外審判相適應的工作機制。暢通域外法查明途徑,依托最高人民法院域外法查明統(tǒng)一平臺,與高校、商事調解中心等開展合作,制定涉外商事案件審判參考意見,規(guī)范查明域外法的途徑、性質、平臺等,提升查明和適用域外法的能力。強化涉外法治研究,創(chuàng)立《涉外、涉港澳臺商事審判動態(tài)》內部電子刊物,及時跟蹤審判運行態(tài)勢。開展涉外商事案件大數據分析,形成大連市涉外商事案件司法大數據分析報告,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此外,大連法院還注重優(yōu)化多元解紛機制建設,發(fā)揮“一站式”國際商事多元解紛中心的“集散地”、訴調對接機制的“分流器”作用。與大連仲裁委員會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加強會商和調研,統(tǒng)籌協調推進訴訟與仲裁銜接工作,實現訴訟、仲裁糾紛解決資源的合理配置,推進仲裁與司法良性互動,持續(xù)擦亮涉外審判特色品牌,為大連打造開放合作新前沿提供強勁司法引擎。
編輯:劉一鳴